北京幼升小网

登录 | 注册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视导活动走进海淀区清华东路小学

2017-12-11 15:10|编辑: 阿奇|阅读: 543

摘要

2017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邀请了北京市音乐学科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学科专家来到海淀区清华东路小学。

让艺术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艺术伴随儿童的每一个时刻,让艺术浸润生活的每一个点滴,是艺术教育实施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的美好愿景。为了更好的开展特色音乐课程研发及实践教学工作, 2017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邀请了北京市音乐学科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学科专家来到海淀区清华东路小学,举行音乐学科视导活动,对指导教师的特色音乐课程进行专业指导与点评,并邀请项目校一线教师共同进行交流、研讨。

北京市高参小办公室杨肖曼老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音乐教研员程郁华老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任也韵副教授、肖艳老师,海淀区项目学校清华东路小学音乐学科负责人李淞宜老师、音乐教师周宇、杨曼及星火小学顾群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组管理组卢立涛老师、艺术组牵头人李添老师、艺术组音乐学科负责人胡珊珊老师、书法美术学科负责人滕慧老师、戏剧舞蹈学科负责人李默老师、艺术组秘书王琳老师和王石老师、艺术组成员彭文轩老师及特色音乐课程指导教师周佳铭、王凤、张赛、刘佳铭等人参加本次活动。

特色音乐课程介绍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项目组在“高参小”总项目组的统筹指导下,围绕“美育育人”的核心理念,完成了特色主题音乐课程研发。在近两年半的教学实践中,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高度重视课程的研发和实践,不断打磨课程,持续开展集体教研及教师培训,以课堂教学为引领,探索艺术育人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特色音乐课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基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儿童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创造自我,以及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最终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作为研发团队,对特色音乐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前期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以人文音乐教育为课程主线,注重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以自然无痕的形式实现美育育人的功能。

特色音乐课程展示 

本次教研课程为小学音乐教材《噢,苏珊娜》的同课异构式课程设计,在常规的课程设计之上,更强调学生的情感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朋友间深厚友谊,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体会音乐学习的快乐。

视导观摩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周佳铭老师(音乐系硕士二年级学生)主讲,本节特色音乐课程包括六个环节:聆听歌曲、节奏训练、歌曲学唱、综合表演、拓展欣赏和课程小结。课程要点包括:通过音乐手段强调课堂常规的建立;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情绪;利用不同情绪歌词对比朗读自然导入弱起和附点节奏学习,并用踏步的形象互动代替常规分拍手势,使学生们快速准确掌握本节课节奏难点。在熟练掌握歌曲演唱后,周老师将打击乐、舞蹈等多种元素融入,并为课堂中每位同学提供互动游戏、展示自我的机会,一堂原本传统的音乐课程瞬间迸发全新活力。在拓展欣赏部分,介绍了五弦琴小知识,并欣赏《苏珊娜圆圈舞》,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洋溢的快乐之情。

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也跟随老师的带领沉浸于音乐殿堂。课程最后,周老师再次弹奏歌曲《噢,苏珊娜》,教室中琴声音绕,课程在欢乐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精彩研讨 

课程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牵头人李添老师主持了视导活动的专家点评和讨论交流环节。李添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视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总体介绍了特色音乐课程的实施和研发工作开展情况。高参小艺术组的工作始终立足于课程教学,把保障课程实施质量作为首要工作。特色音乐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整合了多学科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团队的多方力量,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目前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任也韵副教授作为研发团队核心专家详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特色音乐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特色音乐课程以“以美育人”为理念,将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情感相平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打造具有突破性、有效性和时效性的课程方案。任也韵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教案设计的思路:一是把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二是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联通,三是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任老师还很高兴的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与“高参小”项目的收获,作为高校老师参与“高参小”项目能够把理论层面上的课程设计思想直接应用到一线教学实践中,进而再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对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的助益。

随后,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音乐教研员程郁华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点评。程老师首先回顾了北京市教委设立“高参小”项目的初衷,她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创举,运用了创新的思路来实现小学体育和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高参小”项目,从管理、研发到实施过程都做得很用心,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特色音乐课程研发的过程中,项目组发挥自身优势,从更高的站位出发,提出了清晰的理论指导思想。针对本次视导活动的课程展示,程老师对周佳铭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个人的专业素养、课程准备的充分性、课程设计的完整性、课程实施的流畅性等方面都展现出非常高的水平。同时,程老师也对周老师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在掌握课程主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根据学情来自如地调整课程教授的内容,不拘泥于教案和教学环节的设置,继续将人文性与音乐性进行完美结合,打造“生动而富有美感”的课程。

程老师的讲话引来大家热烈的掌声,随后海淀区项目学校音乐学科负责人李淞宜老师、顾群老师也发表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言,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想。清华东路小学音乐学科负责人李淞宜老师提到本堂课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课程中用脚步声来告诉学生什么叫“弱起”,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星火小学顾群老师也表示,在日常教学中,自己也经常去旁听本校的“高参小”音乐课程,虽然小老师的教学管理方面稍有稚嫩,但是教学设计环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很有帮助,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特色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希望以后能多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

面对一线老师提出的如何进行良好课堂管理的疑问,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肖艳老师通过自己实际教学经验,和老师们分享了如何用音乐建立课堂常规的技巧。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小学生有机会释放自己活泼好动的天性,老师可以用一段短促、快速、有趣的音乐小片段让孩子们充分的互动,但是当音乐停止,所有的动作都要一起停止,所有人重新回到安静、有序的课堂活动中。肖艳老师还提到,音乐应该弥漫在整个教学环境,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不妨精心挑选一些小的音乐片段带着孩子一起欣赏,自然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北京市教委“高参小”办公室杨肖曼老师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的本次视导工作,通过这样多方的研讨,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学科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经验。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组管理组卢立涛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卢老师首先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非常好,融合了多学科背景、多知识体系的教学研讨,对我们的课程研发、实施以及指导教师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交流中,老师们分享的日常教学常规的管理音乐小游戏也很值得分享和推广到其他学科。今后的“高参小”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还应该多反思多揣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总体而言,本次活动开展非常成功,得益于多方的努力和支持。卢老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管理组向北京市高参小办公室杨肖曼老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音乐教研员程郁华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任也韵副教授、肖艳老师及艺术组做出的努力,以及清华东路小学和星火小学师生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配合。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各位专家协同努力及各项目校积极配合下,本次视导活动在积极的发言与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艺术组将始终以“艺术育人”为目标,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探索基础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昌平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未来科技城第一幼儿园近日举行揭牌开园仪式

海淀区小学: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小学

清华东路小学举行第一届“全员运动会”

海淀区副区长刘圣国到清华东路小学调研

清华东路小学:童趣中藏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清华东路小学北京师范大学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