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网

登录 | 注册

孩子 考不好,可能因为家长说“错话”了

2020-03-06 09:04|编辑: 阿奇|阅读: 464

摘要

家长们, 虽然考的是孩子,但也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在孩子复习的时候,做好孩子的指导者、监督者和陪伴者,才能帮助孩子在身心状态上做好 准备。

每次 到来,在最后复习、冲刺的关键时刻,看着孩子们手忙脚乱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家长们是否也毫无头绪、自乱阵脚,陷入同样的焦虑中呢?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积极备考呢?

前家长别说这四句话

临近 ,家长们开始不断咨询老师,询问孩子的近况,也表达了一些担忧和困扰。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班主任李海丽称,这些焦虑的情况中,部分家长属于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顾,到了 ,突然上心,可关注点又都放在了孩子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就会动不动的批评孩子,导致管教失败。

心理专家表示,家长的消极、焦虑等不恰当情绪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备考心态。 前,焦虑的家长往往会控制不住情绪,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语。据老师们反映,家长们常会陷入这四种不恰当表达的“陷阱”。

平时就知道玩,到 前急有什么用”——事实上,孩子最想要的、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打击孩子,没有给予孩子支持,孩子只会越来越没有信心。

不好好学习,要你何用”——这句话会让孩子认为,好好学习才能换来父母的爱,这样的话不仅会使孩子越来越自卑,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你怎么这么笨啊”——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自己,会得到一种被否定的感觉,特别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之后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你就好好复习吧,其他事不用你管”——学习是需要劳逸结合的,让孩子在复习之余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加有利于学习。

考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

李海丽(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备考,家长陪娃工作从静心做起。为了让孩子安心,家长可以在孩子旁边看书或者安静地做自己的一些工作,同时和孩子一起把能自己支配的时间进行分段计划,做计划越细越好,越细越便于完成。

另外,复习阶段要保证正常的作息,给孩子留出休息的时间。关键是做好约定,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复习同时,基础知识不能忽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专注解决难题,甚至在难题上花费大量时间训练。其实要首先把基础打牢,同时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劳逸结合也很重要。不少家长生怕孩子 成绩不理想,对孩子严加督促,逼着孩子复习阶段大搞疲劳战,题海战术,压缩孩子的睡眠时间,结果孩子在学校上课精神不佳,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家长们, 虽然考的是孩子,但也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在孩子复习的时候,做好孩子的指导者、监督者和陪伴者,才能帮助孩子在身心状态上做好 准备。

家长多倾听少评价防止焦虑“传染”

李雅鑫(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二中学教师):帮助孩子为 作准备,重点是孩子的心理准备。 前与孩子适度交流,告诉他无论成绩好坏,只要尽力而为就不会留下遗憾,不需要太过计较分数的高低,减轻 焦虑。与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形成家校合力,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谈心,及时在考前解决问题,让其全身心投入到期末 中去。

同时,家长可以在 前与孩子一起研究所考科目的特点,并根据孩子的平常学习情况和 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使用答题卡进行 时,对于一些粗心的孩子,您应该要求他每回答一个问题就在答题卡上涂好;不要先写在卷子上,在 的最后阶段再去集中填涂答案,因为在时间紧张时集中在一起填涂出错的可能性会更高。

家长的心态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尽量做到多倾听少评价,避免传递焦虑。有的家庭因为孩子要 ,将电视静音甚至关闭等等,表面上看似营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制造出了紧张的氛围,变相传递出家长的焦虑。

奖励 结果不如奖励努力过程

储宾(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教师):首先,帮孩子找到科学学习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多个科目的知识充塞在孩子的大脑里,难免条理不够清晰。梳理时可以用图表式的,可以用树状的,可以用图例式的,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孩子喜欢哪一种梳理知识的方式,就帮助孩子一起来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

其次,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学校吃得不好,在家里拼命给孩子加餐,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可能想起来要打破孩子平常的作息规律,给孩子在时间上“加餐”——延长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弄得不好,反作用不少。孩子连冬季锻炼身体的时间都没有了,总面对功课和学习,必然会容易爆发情绪问题。这时候多喝水,多吃水果,比吃肉更重要。

最后,刚柔并济,鼓励奖励:孩子一犯错,批评型的家长就会立刻开始机关枪式教育,孩子经常会觉得很冤:“我表现好的时候,你都看不见,觉得理所当然,我犯点小错,你就展开批斗大会!”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奖励孩子 后的结果,不如奖励孩子平日的投入和表现。另外,奖励的目标参考应该是越具体越好,还应该让孩子共同参与。

声明: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报,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家长须知:做这10件事,让孩子更聪明!

用数据解析10个家庭教育常识

孩子调皮肿么办?试试有趣的“惩罚”吧

你的孩子能成为领导者吗?

家长课堂:这20个技巧让你带娃倍感轻松!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家庭教育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