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全新发布《北京市东城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任务清单(2026—2030年)》,清单说明到2027年,北京东城区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建设将取得阶段性成果;至2030年,这一目标将基本达成。同时明确十项核心任务,涵盖自主培养路径拓宽、人工智能教育赋能、新型集团化办学推进、科学高中建设、教师人才梯队强化等关键领域。同步启动青少年“健康·发展2030”工程,实施食力提升、睛彩未来等五项行动,全方位护航学生身心健康。东城教育正以“高原筑基、高峰引领”之势,擘画首善教育新蓝图,本文为您分享相关信息,同时建议2026年东城区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家长关注准备。
东城区教育大会未来五年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目标任务摘要
会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上来,依托东城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东城经验。
会议强调,要全速推进“教育强区”建设。要以“首善标准”扛起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担当,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教育”工作格局。紧扣示范区建设任务清单,不断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相互转化、协调发展,让“东城教育”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会议强调,要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和未来布局,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四链”融合贯通,打造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级,为项目孵化、人才团队入驻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优良创新生态。
会议强调,要纵深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集贤计划”,做好分领域评审工作,各评审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坚持标准清晰、程序规范、过程透明,真正把符合现实需要、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选出来。要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优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各项支持政策不打折扣,不断增强东城人才服务的比较优势。
会议要求,要畅通工作链条,形成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强化机制联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加强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高效推动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贯通协同。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配强力量、量化目标,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坚持结果导向,加强过程督导和经验总结,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拓展视野和思路,以自身专业素养、过硬本领带动各领域工作提升,推动融合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把牢教育方向,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深化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扩优提质,切实巩固“双减”成果,努力领跑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加快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区,持续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服务体系。
三是服务发展大局,强化区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贯通体系,精心打造东城教育品牌形象,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四是坚持铸魂强师,调整优化教育系统干部结构,大力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干部教师队伍。
五是加强开放交流,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东城教育辐射力影响力。
六是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打造多元共治教育发展格局。
东城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任务清单(2026-2030年)
温馨提醒:此前东城区发布近五年教育发展概览,详情可查看2019-2024数说东城教育发展!五年来累计扩充学前学位5700余个、义务教育学位2.3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