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幼升小政策迎来关键调整:入学年龄严格限定6周岁,京籍儿童需满足户籍、房产要求,非京籍家庭“四证”审核趋严,多校划片范围或进一步扩大。面对政策变化,2026年家长需提前筹备——京籍家庭需核对户籍房产信息,非京籍家庭需确保社保连续、租房备案合规,同时密切关注各区4月发布的细则,结合学位供给与教育资源分布,科学规划入学路径。提前掌握政策要点、规避材料风险,才能为孩子顺利入学筑牢基础。
2026年北京市幼升小入学新变化有哪些?当下如何进行入学筹备
北京各区政策重点及变化可查看2026年北京各城区幼升小小升初已知政策及入学政策变化汇总
一、核心政策变化
- 入学年龄硬性标准
- 儿童须年满6周岁(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出生),以户口簿出生日期为准,未满6周岁无法注册学籍。
- 京籍儿童入学要求
- 户籍、房产:京籍儿童需提供户籍簿、房产证(或租房备案证明),且户籍与房产地址一致。
- 无房家庭“双三年”条件:若在非户籍区入学,父母需满足在该区稳定就业(连续3年社保)且实际租房居住满3年,租房合同需备案。
- 多校划片政策:海淀、西城等区对特定时间点后落户或购房的家庭,实施多校划片入学,缓解学位压力。
- 非京籍儿童“四证”审核趋严
- 四证清单: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
- 社保要求:需提供连续社保记录(补缴无效),且各区要求不同。
- 实际居住核查:通过社区走访、物业沟通、水电费记录等方式核实居住真实性,朝阳区曾出现房东拒签备案导致材料失效案例。
- 特殊群体入学保障
- 五类儿童按京籍对待:包括台胞子女、华侨子女、博士后子女、现役军人子女、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家庭的子女,入学流程与京籍儿童一致。
- 优先入学群体:残疾儿童、烈士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学。
二、当下入学筹备建议
- 材料准备:分京籍/非京籍针对性筹备
- 京籍家庭:
- 有房家庭:提前核对户籍簿、房产证信息,确保地址一致。
- 无房家庭:确认父母在目标区社保缴纳满3年,租房合同备案时间符合要求(如海淀区要求备案满3年)。
- 非京籍家庭:
- 社保与居住证:确保社保连续缴纳无断缴,居住证在有效期内。
- 租房备案:提前与房东协商完成租房备案,留存完税证明(如西城区要求完税证明满1年)。
- 四证材料:务工就业证明需规范有效,全家户口簿信息完整。
- 京籍家庭:
- 政策关注:提前锁定各区细则
- 时间节点:2026年入学政策预计于2025年4月30日前由各区发布,家长需密切关注区教委官网及官方媒体信息。
- 重点区域:海淀、西城等多校划片政策可能调整,需提前了解划片范围及招生计划。
- 入学路径规划:户籍/房产地二选一
- 京籍家庭: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户籍地或房产地入学,避免因材料不全影响资格。
- 非京籍家庭:优先选择政策宽松、学位充足的区域,如昌平区对租房备案时间要求较早(入学当年1月1日前)。
- 特殊情况应对
- 年龄“擦边”:若儿童出生日期接近截止日期,需提前确认是否符合入学年龄要求。
- 延迟入学申请:若需延缓入学,需提供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医学证明(如东城区要求入学前1年完整病历)。
三、未来趋势展望
- 学位供给优化:2025年新增2万余个中小学学位,2026年预计延续学位扩充政策,重点缓解初中阶段学位紧张。
- 教育资源均衡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已达70%,学区制管理覆盖率达90%,优质教育资源将进一步均衡分配。
- 技术赋能入学流程:入学服务平台接入“京通”市级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信息采集、资格审核、结果查询等全流程线上办理,缩短办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