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8月17日-21日),北京多项动态与民生息息相关。教育领域,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在密云怀柔科学城东区开工,将添十二年制教育新标杆;昌平未来科学城持续发力,吸引众多央企入驻。出行方面,8月23日至24日,北京164条公交线路将采取绕行、甩站等临时措施,地铁部分车站或出入口也将临时封闭,市民需提前规划行程。民生政策上,电子预防接种证全面启用,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新政,汛期受灾职工可提公积金修房租房。此外,北京市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也将于8月21日举行,值得期待,本文为您分享北京市本周大事件。
北京本周最新新闻动态和政策
一、教育领域
-
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开工建设
8月20日,北京第二实验学校(一期)在密云区怀柔科学城东区正式开工。该校为十二年制公立学校,由北京四中承办,一期占地7.81公顷,开设66个教学班,提供2790个学位。学校定位为首都基础教育改革标杆,旨在通过“小班化、导师制、国际化”模式培养创新人才,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详情→密云区怀柔科学城东区将添十二年制教育新标杆,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开工建设 -
海淀马拉松报名进入倒计时
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将于10月12日开跑,报名通道将于8月26日24时关闭。赛事规模1万人,设高校挑战赛和科技企业挑战赛,赛道途经翠湖湿地、稻香湖公园等自然景观及永丰产业园等科技园区,融合生态、人文与科技元素。报名者可通过赛事官网或合作平台提交申请。
二、政策调整
- 房地产限购松绑
8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与公积金中心联合发布通知,优化住房政策:- 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符合条件的京籍及非京籍家庭(连续缴纳社保/个税满2年)在五环外购房无套数限制,但五环内仍执行限购政策。
- 公积金贷款支持升级:首套房认定范围扩大至全国范围内无未结清公积金贷款记录的家庭;二套房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多子女家庭及绿色建筑项目可上浮至140万元。
- 职住平衡导向:政策旨在引导人口向平原新城(如顺义、大兴)流动,缓解中心城区压力。
-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经济补贴:建立生育补贴制度,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 托育服务:新增公建托位,推动托幼一体化,支持社区嵌入式托育及家庭邻里互助照护。
- 教育保障: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允许同一家庭子女“长幼随学”。
- 住房倾斜:多子女家庭可优先配租公租房,购房时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
- 详情→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
三、民生服务
-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重启
8月1日起,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支持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 家电补贴: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最高2000元),二级能效补贴15%。
- 汽车置换:报废国四及以下燃油车换新能源补贴2万元,转让旧车换新能源补贴1.5万元。
- 领取方式:通过京东APP搜索“家电省2000”或“手机省500”领取补贴资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 电子预防接种证全面启用
市民可通过“京通”平台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实现疫苗接种记录云端管理,方便入学、出国等场景查验。详情→北京市电子预防接种证全面启用,三步骤专属电子预防接种证申请攻略
四、城市治理
- 交通管理措施调整
- 限行规则:8月20日至9月28日,北京实施尾号限行(周一至周五分别为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外地车早晚高峰禁行五环内及大兴部分道路。
- 公交优化:8月23日至24日,164条公交线路将采取绕行、甩站等措施,配合重大活动交通管制。
- 详情→2025年8月到12月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安排
- 暴雨预警与防汛响应
8月21日,北京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密云、怀柔、平谷等区启动防汛三级响应,提醒市民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相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
五、文化活动
- 北京市科普月活动启动
8月21日上午10时,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科普月活动安排。活动涵盖科技展览、科普讲座、互动实验等形式,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活动信息可通过“首都之窗”直播回看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