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多地中小学已启动春秋假试点,如佛山明确2025-2026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置3天秋假和2天春假,杭州部分区域则通过春秋假与国庆、中秋假期连休形成“超长黄金周”,促进学生错峰出游。与此同时,北京市高校国庆假期安排同步出炉:多数高校遵循国务院办公厅通知,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但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创新推出“秋假+国庆”连休模式,9月28日至10月8日放假11天,成为假期最长的代表。本文为您分享全国中小学高校放假安排。
全国已实行春秋假的中小学情况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多个地区的中小学开始试行或正式实施春秋假制度,具体包括:
- 浙江省杭州市
- 实施时间:自2004年起试点,是全国最早探索春秋假的城市。
- 假期安排:
- 春假:通常安排在4月底至5月初,与“五一”假期衔接,形成连续假期(如2025年春假为4月28日-30日,连同周末和“五一”假期最多可休9天)。
- 秋假:安排在国庆节前后,时长3天。
- 目的:调整学生学习节奏,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和社会。
- 湖北省恩施州
- 实施时间:2014年恩施市率先试点,2017年起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推广。
- 假期安排:
- 春假:通常在清明节前后,时长2-3天(如2025年利川市春假为4月7日-8日,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 秋假:安排在国庆节前后,时长2-3天。
- 特点:假期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 广东省佛山市
- 实施时间:2025-2026学年起试点。
- 假期安排:
- 秋假:2025年11月12日-14日(3天)。
- 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2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安排后确定。
- 试点范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 江苏省(部分地区)
- 政策导向:2025年5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将“五一”前3个工作日、“国庆”前3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春假和秋假。
- 实施情况:具体城市尚未全面公布,但政策已明确支持探索。
- 浙江省绍兴市
- 实施时间:2025年9月宣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具体方案待公布。
北京市高校2025年国庆节放假安排
北京市高校2025年国庆节放假安排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学安排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 标准8天假期模式
- 放假时间:10月1日(星期三)至10月8日(星期三),共8天。
- 调休安排:
- 9月28日(星期日)补10月7日(星期二)的课;
- 10月11日(星期六)补10月8日(星期三)的课。
- 适用学校: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
- 延长假期模式(含秋假)
- 放假时间:9月28日(星期日)至10月8日(星期三),共11天。
- 调休安排:
- 9月27日(星期六)调休上班,执行9月29日(星期一)工作安排;
- 10月11日(星期六)调休上班,执行9月30日(星期二)工作安排。
- 适用学校:北京科技大学、部分其他高校(如澎湃新闻报道的某校)。
- 特点:通过调整周末和秋假,形成超长假期,便于学生安排出行或休息。
政策背景与趋势
- 春秋假推广依据:
- 202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 教育部支持学校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调整假期安排。
- 北京市高校假期差异原因:
- 高校可根据教学计划自主安排假期,部分学校通过“秋假”延长国庆假期,以缓解教学压力或促进学生活动。
- 调休安排旨在平衡教学时长,确保学期总课时不受影响。
- 未来展望:
- 春秋假制度可能逐步向全国推广,但需解决家长带薪休假配套、学校托管服务等现实问题。
- 高校假期安排或更加灵活,形成“长短假结合”的模式。
温馨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