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北京中小学上半年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全学段核心节点密集落地。3-4月各校校园开放日陆续启动,多区将发布升学政策;5月开启义务教育入学信息采集,民办校报名同步推进,跨区入学申请集中受理;6月民办校与公办寄宿校完成派位录取;7月公布全市小升初派位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此外,寒假前转学需留意各区具体要求,本文梳理全流程时间线与关键要点,助力家长精准踩点筹备。
2026年北京中小学上半年升学大事件梳理
一、小升初关键节点(2026年1月-7月)
- 政策扫盲与信息收集(2025年11月-2026年1月)
- 家长需提前了解各区入学政策、学区划分、跨区入学要求等基本信息。非京籍家庭需关注“四证”(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的准备要求,部分区可能要求社保连续缴纳超12个月。
- 参考依据:2025年政策要求家长提前了解入学条件,非京籍家庭需提前准备材料。
- 期末考试与寒假转学(2026年1月-2月)
- 期末考试:六年级学生需重视期末成绩,部分初中可能参考“五下六上”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 寒假转学:各区通常在寒假前1-2周发布转学通知,家长需提前联系教委确认目标学校是否有空余学位,并准备好转学材料(如学籍证明、房产证明等)。
- 政策依据:2025年东城区因学位限制不受理四年级转学,提示家长需提前确认学位情况。
- 校园开放日与政策发布(2026年3月-4月)
- 校园开放日:3-4月部分学校举办开放日,家长可探校了解学校环境、课程特色等。部分学校可能通过开放日接收简历,但需注意政策禁止以简历形式选拔学生。
- 政策发布:4月下旬至5月上旬,各区教委发布小升初政策,明确入学条件、途径及流程。家长需关注政策变化,如“六年一学位”政策是否延续、多校划片范围是否扩大等。
- 案例参考:2025年通州区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并规定2023年5月1日后购房的家庭实施多校划片。
- 信息核查与采集(2026年5月)
- 已有学籍学生:通过“北京市小学毕业生学籍信息核查平台”(xscmis.bjedu.cn)核对信息,确保户籍、房产等资料真实有效。
- 新进京学生:无北京学籍的京籍、非京籍学生需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服务平台”(http://yjrx.bjedu.cn)完成信息采集。非京籍学生需通过“四证”审核,否则无法入学。
- 时间差异:各区非京籍信息采集时间不同,如2025年东城区为5月5日-9日,海淀区为5月6日-16日。
- 跨区入学与志愿填报(2026年5月-6月)
- 跨区入学:需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手续,选择目标区入学途径(如登记入学、派位入学等)。
- 志愿填报:各区入学途径不同,家长需根据政策选择合适途径并按时填报志愿。例如,海淀区分为第一批次(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民办学校等)和第二批次(派位入学)。
- 注意事项:家长需保持电话畅通,避免错过重要通知;若需离京,建议提前与学校沟通。
- 录取与分班考(2026年7月)
- 录取结果:7月初各区开展小升初派位录取,家长可通过平台查询结果。
- 分班考:部分初中在录取后组织分班考试,内容涵盖语数英等科目,影响班级分配。
二、中考关键节点(2026年3月-7月)
- 中考报名与体检(2026年3月)
- 考生完成中考报名,并参加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报考要求。
- 英语听说考与体育考试(2026年3月-5月)
- 英语听说考:分两次进行(3月、12月),取最高分计入中考成绩。
- 体育考试:现场考试政策可能调整,需关注最新通知。八年级学生需参加体质健康测试统测,成绩计入中考。
- 一模、二模考试(2026年5月-6月)
- 一模考试:5月进行,检验复习效果,定位目标校。
- 二模考试:6月进行,冲刺阶段模拟,调整应试策略。
- 志愿填报与录取(2026年7月)
- 招生计划公布:各批次招生计划(如统招、校额到校、市级统筹等)陆续发布。
- 志愿填报:根据成绩和招生计划填报志愿,注意梯度设置。
- 录取查询:公布录取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政策趋势与注意事项
- 学位紧张与多校划片
- 热门学区学位紧张,新迁户或新购房家庭可能面临多校划片。例如,2025年通州区规定2023年5月1日后购房的家庭实施多校划片。
- 非京籍入学审核
- 非京籍家庭需提前准备“四证”,并通过街道办或乡镇政府审核。审核不通过将无法入学。
- 政策稳定性与变化
- 2025年入学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区可能调整入学方式(如扩大多校划片范围)。家长需持续关注政策更新。
- 信息获取渠道
- 家长可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各区教委官网等渠道获取最新政策信息。
温馨提醒:北京各区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中招、高考高招大事件可关注2025年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全年大事件:新建校扩建校、教育新闻、招生动态等重要入学信息大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