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长们来说,3月是升学的关键时期。由于过年比较晚,今年升学完全是快节奏:那边还在放寒假,这边已经有老师在接待预登记的家长了。那么,作为即将升学的孩子和家长,是否已经做好了入学准备了呢?
家里的小不点还有哪些入学盲点
说起上小学,很多爸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给孩子报学前班?去年浙江省教育厅专门发文,要求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不过“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对马上要上小学的孩子来讲,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预备的。
怎样才能算一名合格的准小学生呢?小编找来杭城"超级小学"、杭州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怡芳帮忙,她凭借每年面对六七百一年级新生的底气,制作了一张非常实用的测试表,爸妈可以给自家的准小学生测一测。
王校长告诉小编,每一道题其实都是一年级带班老师的经验总结。比方说,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写,在小学入学报名时就可能用到。爸妈从现在起就可以鼓励孩子学着展示自己,也可以经常在家和孩子讨论一件事,鼓励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吃饭时,孩子在桌上掉了一堆饭粒,问孩子,如果别人在桌上留下很多饭粒,你会怎么说?让孩子表达观点时,爸妈们要注意的是逐渐帮孩子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又比如,现在小学一节课一般是35到40分钟,虽然不可能要求刚入学的孩子一节课都规规矩矩坐着,但至少得有一定的专注力,学会倾听。在iPad、手机、电脑和电视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孩子看的比听的多。爸妈可以通过坐车听广播,少看电视,多练听力,来帮孩子学会倾听。
还有一些常常会被爸妈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和体育方面。
小学活动多,有些孩子不会系鞋带,就很不方便,要是住校的孩子还得学会叠被子、洗袜子。假如不想让宝贝上学后饿肚子,就必须过吃饭关。
王校长给爸妈四句话要诀:第一个要诀,是一口菜一口饭;第二个要诀,不挑食;第三个要诀是,学习吃鱼,可以先试着吃带鱼;第四个要诀,20分钟能吃完。
还有拍皮球和跳绳,现在被很多学校作为考察学生的一个项目,跳绳还是一年级学生体质测试的项目,当然招生时,不会拿达标标准来要求孩子,但学会跳是前提条件。
听王校长这么一说,有爸妈是不是暗中捉急了?王校长说了,大家也不要过于焦虑,只要从现在起,家长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到正式报名时,这些能力孩子们基本都能掌握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