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赵登禹学校
学校如何利用自身的特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校内“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重新开馆后已经成为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的讲解员是由30名学生组成的,学校的陈列馆影像资料是全国最全的。”徐唯说。
新生入学都要参观陈列馆
“所有新生入学,都要参观‘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徐唯说,“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建成10多年了,2014年重新整修启用,自2014年9月3日开馆以来,接待了大批来自校内外的客人。
据了解,1997年12 月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 60周年,弘扬赵登禹将军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青少年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他们不忘历史,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立志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经北京市教委、市编办批准,将北京市大红门中学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中学,2003年4月与嘉园小学合并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
赵登禹的影像资料全国最全
“学校经常性搜集有关赵登禹的影像资料,通过剪辑,合成视频资料,赵登禹的影像资料是全国最全的。”徐唯说。
该陈列馆由七个部分组成,以大量翔实的图片、文字、影像、绘画和实物等资料,生动再现了赵登禹不同时期的光辉形象,讴歌了赵登禹一生顽强抗敌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尤其是喜峰口战役沙盘模型及抗日战争初期形势示意图,演示敌我对峙,大刀队夜袭敌营路线情况以及展柜资料包括赵登禹将军生前旧照片、遗墨、仿制的喜峰口战役大刀等。
“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同时也是历史课的课堂,”徐唯介绍,历史课有关内容在“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上,而且参观活动使学校学生了解赵登禹将军的生平事迹,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
赵登禹将军之女、80岁的赵学芬女士每年9月1日开学,都来学校参加开学典礼,同时会参加学校各种爱国主义活动。
学生经过培训后客串讲解员
学生讲解员都是学校自愿报名的志愿者,这些学生在经过初试之后,16个班的30多名同学脱颖而出,涉及各个年级,学生经过培训后客串讲解员。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党支部书记仇明堂说,讲解员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讲解内容准备本身,就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讲解过程,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文明礼仪和接人待物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讲解员把自己理解的赵登禹精神,讲解给同龄的听众,他们更容易接受。
对于学生讲解员来说,这是一次不同凡响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学生讲解员金子涵同学说:“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有一些口误,越紧张越容易口误,我努力让自己放松,渐渐地口误少了,语言清晰了。”
“通过讲解,我真正体会到,讲解员不是把内容背下来,而是把你所知道的传达给听众,”学生讲解员杨懿说,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还有人在做笔记,讲完这块展板,便是下一块,我向后退着,对于我来说,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