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网

登录 | 注册

教育蓝皮书:贫困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2015-04-22 16:26|编辑: 王琼|阅读: 611

摘要

调查显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

据京华时报相关资讯了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日前正式发布2015《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此外,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状况非常不容乐观。

未成年人犯罪受家庭因素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在12个省区开展了一年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范围为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社区服刑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4类。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而在2001年,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12.3%。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被调查管理人员认为“家庭教育不当”“不良交友”“法制观念淡漠”“学校教育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其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6.9%。不良家庭结构体现为松散型家庭,如留守儿童家庭、未成年人离家打工家庭;流动式家庭,如未成年人跟随打工父母到城市生活家庭;残缺的家庭,如父母去世、父母在监狱服刑的家庭。

 

报告指出,教养方式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调研中管教所的未成年人经常被父母打的比例为15.2%,高于普通学生2.6%的比例。

贫困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教育蓝皮书》还公布了对20个省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发展现状调研,乡镇中心小学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关注。

调研发现,贫困县农村学校的寄宿生比例远高于城市小学,超过60%的农村学校寄宿生人数在50-300人之间,其中留守儿童比例占56.3%。蓝皮书指出,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容乐观,在性格、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比大城市学龄儿童更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离家出走、逃学、偷窃、破坏财物、作弊等严重行为问题方面的发生比例几乎是大城市儿童的两倍甚至好几倍。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差。究其原因,寄宿制生活的封闭单调、留守儿童的养育者的照料缺位、低龄“被动”寄宿等问题,很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小学学龄儿童一系列心理问题。

2025年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入学流程手册

通州区幼升小2025年副中心拓展区小学服务范围图

有房无房差距大!2025年幼升小朝阳区按京籍对待入学报名攻略!速查您孩子符合要求吗→

海淀区三所民办校加入,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再添新成员

2025年北京幼升小深入长幼随学要求!北京各区目前有哪些信息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蓝皮书

没有更多了

  • 入学交流群

  • 非京籍四证

  • 入学材料

  • 幼儿园招生简章

  • 划片查询入口

  • 2025年入学材料

  • 2025年海淀区幼升小

  • 六年一学位

  • 新购房多校划片

  • 2025年北京小学转学

  • 2025年寒假

  • 非京籍四证清单

  • 今年政策

    今年政策

  • 材料清单

    材料清单

  • 购房新政

    购房新政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位占用

    学位占用

  • 进群交流

    进群交流

  • 入学条件

    入学条件

  • 非京四证

    非京四证

  • 筹备资料

    筹备资料

长按下方二维码,保存本地,在微信中打开

北京幼升小

bjysxw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