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透露:北京教改重大新政——其实都在暗示中……】
这两天北京各学段的升学、 政策和招生、录取规则密集发布,5月1日,全北京所有区县幼升小都正式开始网上信息采集了。即便是在劳动节放假期间,家长们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也很难清闲下来,通过各种方式向闻风提问的家长络绎不绝。有很多家长还在思考、犹豫:到底要到哪个区县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哪个都有入学权利的区县参加入学、升学的信息采集;5月4号、5号就要办理小升初跨区手续,要不要回来或离开;马上就要开始推优了,志愿该怎么填报、哪所初中的性价比更高啊……闻风根据最新的官方文件,迅速研究分析了有关的关联内容和“暗示”,以下内容估计是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得到的。
东城、西城、海淀、朝阳性价比最高的初中校与连带的幼升小、小升初学区
受北京市中考招生规则调整的影响,北京这城四区诞生了最新一批的“黄金”般的高性价比学校,对每个“好”学生、“差”学生和其他全体学生在教育质量、升学佳机等方面均可适用。所有这些初中校的性价比都超过或等同本区的市级重点中学或区级重点中学。
东城区2所(排序即是排名)
文汇中学
前门外国语学校
西城区9所(排序即是排名)
13中分校
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
156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华夏女中
159中学
鲁迅中学、44中学、7中三所学校并列
北京3中
(西城区即将合并校未列入)
海淀区7所(排序即是排名)
人大附中分校
师达中学、北达资源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并列
建华实验学校
上地实验学校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初中部
朝阳区6所(排序大致即是排名)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陈经纶分校实验学校
陈经纶分校
朝阳外国语学校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千万别搞错,指的可不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以上24所初中校在哪个片区出现或能够裸考或能够9年直升都是一件幸事。受教改政策的深度影响,以后小升初以直升、对口直升或完全本学区内大派位升学为主,95%以上的学生升学不可以跨区县和学区,抓住对幼升小、小升初并连带中考都同时受益的学区、学校可以为孩子创造更适合的空间和更多良好的机会。
2015年教育三强区中考中招数据中的超级宝藏
类别 |
东城区 |
西城区 |
海淀区 |
本区重点高中全市招生总额 |
3325人 |
4250人 |
5697人 |
本区重点高中全凭考分录取本区生源总额 |
2453人 |
3651人 |
4381人 |
本区重点高中全市特长生录取总额 |
310人 |
308人 |
512人 |
本区重点高中外交、大学子弟录取总额 |
80人 |
0人 |
305人 |
本区重点高中从外区县录取总人数 |
482人 |
291人 |
499人 |
本区今年中考考生总人数 |
8000人 |
9591人 |
20030人 |
本区重点高中完全凭分录取本区学生比例 |
30.66% |
38.07% |
21.87% |
本区重点高中凭分录取总额中本区学生占比 |
73.77% |
85.91% |
76.90% |
本表重要说明:
1.该表数据均来自北京市教委、北京 院官方数据,由闻风根据一一对应关系计算得出;
2.本表数据不包括这三个区各相应重点高中提前录取的国际班、国际部的学生。
3.这个表透露出了,在哪个教育强区从幼升小到中考会面临更多良好的机会,一目了然。
4.表中“本区今年中考考生总人数”一项包含北京籍和非京籍,是总体性的统计和机会分析。
5.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中考统招方式录取中,东城区11中学。本区学生仅录取27人,而外区县录取了91人;50中学本区录取54人,外区录取76人;55中学本区录取51人,外区录取60人;109中学本区录取35人,外区录取72人;广渠门中学本区仅录取47人,外区录取人数高达114人。这种情况在海淀区的民大附中也很明显,在市级统筹计划(二)中要录取245人,在统招中还要再录取20人,一共265人,民大附中一所学校从外区县录取的生源占到海淀全区从外区县录取生源总数的53.12%,若不包括民大附中,海淀区全区仅从外区县录取234人。另外,海淀区大学系统子弟录取的生源也较为庞大。
6.东城、西城、海淀各区重点高中校的质量度是:西城=海淀>东城。
仅供参考!
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