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提问
征集投稿

北京幼升小网

登录 | 注册

2019年昌平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19-02-21 10:23|编辑: 阿奇|阅读: 2205

摘要

切实提高昌平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加快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昌平区制定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昌平区教委公布了《昌平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幼升小网现在将文件内容整理,供昌平区幼升小的家长们查看。

昌平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通过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推动新时代昌平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昌平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引进名校达到12所,借助北京市“高办小”项目,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附中、附小达到6所;借助“高参小”项目,高校支持小学达到10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日益完善,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逐步实施,校际差距、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更加健全,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均衡,实施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17个,办学条件、信息化建设和设施配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区级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义务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高质量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1.统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围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的目标,以引进名校、区域特色校、高校附属学校等为中心,运用已有的联片协作、校际联盟等成功经验,积极适应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保均衡、促优质、共发展”。

2.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充分发挥驻昌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优势参与支持中小学发展,继续做好做强“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创办附中附小”“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等项目。通过协作 附属学校、艺术家工作室、体育俱乐部以及派遣外语教师等多种方式,支持学校加强师资培养、学科教学、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3.依托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完成校园数字化改造与升级,打牢教育信息化基础。加大区、校教育信息平台整合工作力度,建设昌平教育云中心,实现集约式管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开通同步网络课堂,充分利用“北京数字学校”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远程教育优势,通过同步网络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和覆盖面,实现区域性现代远程教育,努力为教师、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育人质量

4.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和安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落实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保证每名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加快推动开展“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中华传统体育、冰雪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加强对中小学科技活动的管理,注重科技活动校外与校内的衔接,建设一所软硬件达标的少年宫。

5.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在内容、功能、课时方面的融合互通,培植涵盖各大学习领域、突出各校办学特色的100门校本课程成为区级优秀课程。加强三级课程一体化建设,建设更明确、更清晰的区三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质量。落实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

6.完善协同育人模式。鼓励社会资源、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推动区级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完善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设家长学校,倡导、扶持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合作育人。

(三)深化改革推进学生减负

7.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措施。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完善学区就近入学、符合入学条件随迁子女学区派位入学、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等入学方式。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使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科学预测入学人数,全程监控入学过程。完善学籍管理平台,规范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完善随迁子女入学资格联审机制,依法保障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8.充分发挥 招生制度改革的引导作用。根据中考命题改革的要求,突出对学生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积极引进市名校到本区办高中,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名额分配比例,增加一般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继续施行校额到校政策。

9.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课程标准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科学确定作业形式和内容。建立健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把减轻课业负担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项督导。

(四)以改革引导均衡配置师资力量

10.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根据昌平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采取挂职交流、定期支教、区域流动、城乡一体化管理等方式,通过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政策激励,引导城区优秀干部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在城乡、校际合理流动,并逐步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11.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适量增减的原则,严格落实教师准入与招聘制度。根据昌平区教育发展需要,把一批学历高、师德优、能力强,有志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聘入教师队伍。改革完善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办法,保障优秀教师在普通学校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完善教师考评体系和退出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区、学区(片)、校三级监督与评价,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1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实行教职工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学校教师的调配使用。建立与非京师范院校的联系,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京指标支持等,引进非京优秀师资。通过面向全市公开招聘综合院校的优秀学生补充师资队伍,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问题。

1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探索研、训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让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教师队伍建设“金字塔工程”,利用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名师讲坛、骨干教师境内外培训,培养昌平教育高、精、尖名师队伍;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开展师徒结对、导师带教等形式,对新入职教师和非师范类院校毕业从教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落实乡村教师培训计划,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项目,切实把培训带到基层学校,送到一线课堂。联合组建专家指导团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全学科推进的研修活动。

14.不断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依法保障落实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重点向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任务重,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依法落实《北京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系列配套文件,对农村教师的工资、职称等实行倾斜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山区学校工作,促进昌平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规范民办学校发展

15.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中小学。将民办中小学发展纳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盘活资源,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义务教育办学,组织优质学校走进民办中小学,指导教育教学培训与管理,打造3-5所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中小学,引导个性化教育需求由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合理转移。

16.健全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办学制度。在公办学校学位不足、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程序,由政府向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办学成本,作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完善公共财政扶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相关政策。

17.利用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发展。鼓励有资质、信誉好的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合作方式,面向有需求的公办中小学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课程,或与公办中小学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帮助公办中小学提高办学质量。

(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18.完善学校治理体系。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全区中小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进昌平教育系统管、办、评分离体制改革,按照政府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重点加强监管和服务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充分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19.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依规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教育教学、选人用人、考核评价、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20.改革学校评价制度。成立昌平区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教育评估监测,结合昌平实际,研究开发教育督导与质量评价监测标准和评价工具。承担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任务,对学校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过程评价与质量分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建立“区级统领、条块联动、教委主责、学校主体”的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纳入《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昌平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确保思想统一、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部门协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区教委统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整体设计工作目标与任务。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编制、规划、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项目审批、学校建设、资金投入、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人才流动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形成合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督促各部门有效落实相关任务。

(三)加大投入,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昌平区财政投入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优先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向教育重大改革项目、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学校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加强宣传,营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氛围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关心支持昌平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利用好《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北京教育》杂志等市级以上媒体和昌平电视台、《昌平报》、昌平教育信息网、“昌平教育”微信公众号和教育系统百姓宣讲团等区级平台,大力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亮点、创新举措、优质学校和典型人物,提高教育的公众满意度,扩大昌平教育影响力。聚焦重大改革项目、特色品牌塑造、典型示范引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加强宣传推广和舆论引导,树立昌平教育良好形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声明:本文来源于昌平区教育委员会,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9年昌平区政府将从18个方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昌平区2019年重点教育工程建设项目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义务教育昌平区中小学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