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是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建设七所高起点、高品质、国际化、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市投市管学校之一,项目选址位于临空区榆垡镇中心区。本项目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解决了项目服务范围内高端人才对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完善了榆垡片区和临空区基础教育配套,满足了人才对高品质教育资源热切期盼。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新增84个教学班,3510个学位,提供“小初高”全覆盖的教育配套,带动临空区乃至大兴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
01、学校区位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中心区,东至祥和中街,西至恒祥街,南至榆垡东路,北至椿蓉东路。规划用地性质为中小学合校,总用地面积约12公顷。
02、办学规模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为十二年学制84班学校,建成后新增学位3510个,其中,小学部36个教学班,1440个学位;初中部18个教学班,720个学位;高中部30个教学班,1350个学位。
03、设计亮点
项目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小学、中学教学区东西分设,相对独立且远离主干道,方便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及校园管理,同时分设出入口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主要教学楼借鉴中国传统书院布局模式,传承与创新。整个校园建筑与院落“虚实”交替互补,课上与课外校园活动相映成趣,共同形成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场景。
校内空间复合利用,开放共享。通过移栽现状树木,形成环绕主操场环状绿带,赋予其“绿化环”、“活力环”、“共享环”多功能属性。校内资源整合管理,向社会共享。学校运动场地、报告厅闲时为周边群众和社会团体提供休闲运动和公共活动空间。
“绿化环”:沿操场周圈设置环形绿化带。树木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形成连续的林荫带,为学生创造接近自然的机会,校园环境成为学生们的“绿色健康课堂”。
“活力环”:在环形绿化带内结合绿化布置游戏、体育活动、雕塑场地等多种多样的室外公共活动、交流、学习讨论空间。为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互相交流创造了条件,激发校园活力。
“共享环”:周边建筑以共享绿环为中心,紧邻建筑形成室外活力环廊,连接整个校园。将周边建筑公共教学用房,如合班教室、图书阅览室、报告厅、室外小剧场等串联起来,更加便利的为全校所共享,极大的提升了校园的共享性,加强各教学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来源/北京大兴机场航空城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兴机场航空城,由北京幼升小网整理制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