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强基工程:丰台区高品质示范、品牌特色学校之北京十八中:“聚·宽”高品质学校建设!北京幼升小网团队为您分享相关内容。
丰台区高品质示范、品牌特色学校之北京十八中:“聚·宽”高品质学校建设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精神,2023年,丰台区教委结合基础教育“强基工程”的目标要求,开展普通高中高品质示范、品牌特色学校建设项目评估认定工作。丰台区各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经过严格评估,综合认定14所学校为“丰台区普通高中高品质示范、品牌特色学校”。
“聚·宽”高品质学校建设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已建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12年基础教育、一校十八址、多法人治理的教育集团。集团秉承“聚·宽”教育理念,建立了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联通的“聚·宽”课程体系,开展“融合”课堂改革,以“自发性发展”推动教师共同体研修,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包容集团文化多元性,通过集团化办学、艺术特色、科技特色、体育特色、资优学生自主培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探索与尝试
(一)高中阶段育人体系研究
在科研课题引领之下,深化高中育人与小学初中的一体化衔接,突出高中阶段的生涯主题育人特色。
1.开展一体化德育课题研究
2021年10月,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教育集群视域下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区域实施机制研究》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下的子课题《教育集团视域下中小学一体化德育实践策略研究》开题。学校在专家指导下,对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机制等进行扎实研究。
2.党团队一体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在全国著名少先队工作专家柯英老师指导下,集团党委牵头,开展以党的精神谱系为主线的党团队一体化实践研究项目,每月一主题,录制与传播微课成果。
3.学生生涯主题教育
学校深入开展生涯主题班会课的展示与研讨,并组织小初高一体化生涯教育区级主题班会研讨会,促进学生对价值观和职业观的认知和探索。组织生涯游园、职业体验课程、学长讲堂系列活动、多元化社团与选修课等,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掘优势。
4.班主任队伍培养
学校充分发挥紫禁杯班主任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成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持续开展“聚·宽”班主任讲堂活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完善了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系框架。
(二)课堂教学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挖掘和落实课程(学科)的育人价值;以精简内容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以促进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以项目学习、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合知识、融合人、融合技术,开展融合课堂教学改革。
1.课题研究引领
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包括《中学历史学科“协同学习”实施策略研究》《基于“模拟认知”发展的单元主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基于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史传文学教学策略研究》等。
2.课堂交流研讨会
积极开展课堂研究类研讨会,包括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研讨会、项目式学习研讨会等,深化专家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3.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课堂研究
启动庞金典特级教师工作室,围绕“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单元主题教学”“中学教学作业设计研究”的课题,开展课例研究。在特级教师赵长河引领下建立青年班,深入PBL项目学习设计研究。
4.校内教学设计评选和课堂展示
为教师创设展示舞台,在校内开展教学设计评选,形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开展系列课堂展示活动,从课前准备、学习目标、活动设计、协同学习、师生关系、价值引领等方面进行课例研讨。
(三)基础拔尖人才培养
针对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根据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不同情况,从数学、生物、化学三个学科开展相关学生培养工作,安排金牌教练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系统化的发展课程。
面向高一学生,专家依据学生情况,帮助学生梳理和构建强基校考的知识体系,进行相应指导。面向高二学生,继续数学、生物、化学三个学科的强基体系课程学习,尤其是帮助学生对强基校考中超出高中大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一些校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点题型、必考题型进行重点讲解。面向高三学生,提供竞赛课程,如化学学科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教授,面向化学强基班学生进行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和决赛的针对性培训和指导。
(四)数字化赋能的教师共同体发展机制研究
1.教师发展数字化建设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管理平台。开展数字化校本研修,包括常态化的移动听评课、混合式主题教研活动。研制教师发展档案模型,建设教师数字档案,采集和分析教师成长数据,挖掘教师发展路径,绘制教师发展诊断画像。开展数字化的教师评价,包括学期科研绩效评价、教学绩效评价、校级骨干教师评选等。
2.以成果奖为抓手深化教师共同体研究
2020-2022年,学校结合校本研修,以参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为抓手,深化教师共同体发展机制的实践研究,形成《重组·互融·共生:集群教师发展共同体创新实践》成果。
(五)“三新”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建设
1.教师教学资源建设
高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形成了典型学科的学科资源知识树,并据此建设融合教学课程资源库,目前仅物理学科就形成了近70个优质教学资源。
2.学生学习资源建设
建设学生智慧学习平台,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点,形成智能微视频学习资源库。
二、成果与收获
(一)“聚·宽”一体化育人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健康的体、温暖的心、智慧的脑、勇敢的行”的育人目标,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架构“聚·宽”德育体系,创新落实六大育人途径,全力保障“聚·宽”德育知行合一,初步形成了“立艺微长、宽居尚仁、聚学致知、问辩至行”四个维度十六个主题模块的“聚·宽”一体化育人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成果,在2022年第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成果征集评优交流活动中荣获中小学创新德育机制特等奖。李晓敏老师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米华华老师荣获“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称号。
(二)“融合课堂”建设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融合课堂”,改进学与教的方式,让学习真正发生。依托项目学习,围绕现实问题解决,重组教学内容;依托学习共同体,在合作中加强学习中的“学、问、用、创”;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构学生全量学业发展数据画像,发展动态跟踪,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经过实践探索和专家指导,编制了《推进新课标落实提高课堂育人成效》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手册,供校内乃至区内教师学习和分享。
(三)拔尖人才培养成果
构建“高考、强基、竞赛”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培优竞赛课程体系系统化、立体化。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联赛中,柳岱琳荣获全国联赛一等奖;赵家珩、卢火纯青荣获全国联赛二等奖;周立言荣获全国联赛三等奖。2022年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张坤淼、蔡承劭获得一等奖,占博文、李佳硕获得二等奖,丁乾坤、李硕、刘驭月、陈睿桐、杨睿获得三等奖。
(四)教师共同体发展机制
依托方庄教育集群,形成“135”式集群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研究成果,包含1个机制(教师发展共同体机制)、3个策略(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以“需求牵引促重组、问题牵引促互融、价值牵引促创生”3个策略)、5个工具(教师发展数字化档案、教师发展周期诊断工具、教师发展共同体协同数字平台、伴随式教师课例研究工具、教师个人发展成就与路径画像工具)。成果获得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五)新高考教学资源
基于典型学科知识树,建设校本教学资源。搭建智能微视频课程平台,借助微视频课程,支持学生个性化因需学习。
(六)学校交流合作成果
为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积极开展与国内高校和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2023年2月,学校与西班牙GSD国际学校签署“友好校”合作协议。为促进中学高校深度衔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新体系,2021年5月,学校成功签约第18所高校生源基地校,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源基地校;2023年4月,成为北京建筑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校。2023年6月,与北京工业大学开展合作共建特色科学高中座谈交流会,北工大于乃功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未来,学校将继续在集团化的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着力于小初高一体化的学生培养,持续挖掘高中学生的升学、职业和人生探索需求,为学生构建资源宽厚、贯通聚优,民主宽仁、平等问辩的发展平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声明:本文来源于丰台教育微信号ftjyxw,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整理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