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北京市小升初阶段,“八少八素”与“早培”两大超常教育项目持续成为家长关注焦点。“八少八素”是北京八中少儿班与素质班的合称,分别采用5年加速式和7年充实式学制,仅面向西城户籍学籍学生,免中考直通高考且无淘汰机制。“早培”即人大附中早培班,实行“4+3”弹性学制,面向全市学籍学生,侧重创新人才培养,需通过中考筛选直升高中。本文将详细拆解两者的招生条件、培养模式等核心定义,为家长精准解读政策要点。
2025年北京市“八少八素”与“早培”名词解释及核心对比
点击免费领取【八少八素历年真题】
一、“八少八素”: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班
定义:
“八少八素”是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项目的简称,包含八中少年班(八少)和八中素质班(八素),旨在通过特殊教育模式发掘和培养超常儿童,促进其智力、学科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培养模式与学制:
- 八中少年班(八少)
- 学制:5年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全部课程,提前3年参加高考。
- 特点:聚焦学术深度,培养学科拔尖人才,适合智力超常、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
- 案例:历届学生中不乏“13岁神童保送北大”“14岁女孩683分考上北大”等案例。
- 八中素质班(八素)
- 学制:4年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学业,优秀者可直升高中,提前1年参加高考。
- 特点: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涵盖游学、体育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成果:2017年北京理科状元即出自素质班。
招生条件:
- 户籍与学籍:北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西城区学籍。
- 年龄:出生日期在2013年9月1日(含)至2015年8月31日(含)之间(现四年级或五年级学生)。
- 选拔流程:模拟体验(熟悉系统)→正式初选(综合思维能力测评)→复选与试读(体检、家长会及7天试读)。
二、“早培”: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
定义:
“早培”是人大附中针对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的小学生设计的特殊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超前学习与个性化培养,挖掘学生在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潜力,为未来成为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培养模式与学制:
- 学制:通常为7年,但具体学制可能因学生年级和入学时间而异。
- 课程: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学科强化(如奥数思维训练);
- 科研启蒙项目(微型课题研究);
- 综合素质拓展(逻辑辩论、学术英语)。
- 特色:实行双导师制(学科导师+科研导师),每学期设置2-3个主题式探究项目,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
招生条件:
- 户籍与学籍:北京市户籍的海淀区五年级学生(2024-2025学年)。
- 能力要求: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优良、智力超常,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明显超出同龄人。
- 选拔流程:初筛(综合测评)→复筛(深入能力考察)→入营活动(全面评估)。
三、核心对比与选择建议
| 维度 | 八少八素 | 早培 |
|---|---|---|
| 主办学校 | 北京八中 | 人大附中 |
| 培养目标 | 学术深度与综合素质并重 | 自然科学领域拔尖人才 |
| 学制 | 八少:5年;八素:4年+直升 | 通常7年,弹性学制 |
| 招生范围 | 北京市户籍+西城区学籍 | 北京市户籍+海淀区学籍 |
| 课程特色 | 学术加速与综合素质活动结合 | 科研启蒙与双导师制 |
| 适合人群 | 智力超常、适应高强度学习 | 自然科学领域突出、创新潜质明显 |
选择建议:
- 若孩子智力超常、适应快速学习节奏,且户籍/学籍符合要求,可优先考虑“八少八素”。
- 若孩子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突出,且希望接受科研启蒙与个性化培养,可关注“早培”。
- 家长需理性评估孩子心理承受力与兴趣方向,避免盲目追求超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