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衔接小学与初中的关键节点,提前了解入学途径对2026年幼升小家长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小升初涵盖九年一贯制直升、全区派位、对口直升、单校/多校划片、公办寄宿及民办校入学等多元路径,且各区政策差异显著,如西城对口直升比例高达80%,海淀多在30%-40%。本文详细拆解各类途径的适用条件与核心要点,助力家长从幼升小阶段就做好长远规划,为孩子锁定理想升学路径。
北京小升初2026年入学途径及2026年幼升小家长规划指南
一、2026年北京小升初主要入学途径
北京各区小升初政策存在差异,但核心途径包括以下类型,家长需根据所在城区选择对应方式:
- 海淀区
-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教委划定区域填报志愿,报名人数超标时派位录取。
- 按比例对口直升: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自愿填报,超员时派位。
- 公办寄宿学校(班):经批准的公办学校可招收寄宿生,自愿填报后派位。
- 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报名人数超标时派位录取。
- 派位入学:以就读小学所在招生区域为界进行派位。
- 朝阳区
- 一批次入学:含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全区公办校(第一组)、一般初中校(第二组)4种方式,每个意向限选一种,可填1-4个志愿。
- 二批次入学:单校划片(房产对口初中)或多校划片(学区内派位)。
- 九年一贯制直升:部分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可直升本校初中。
- 西城区
- 全区派位入学:所有初中参与,学生自愿填报,可填多个志愿。
- 特色学校入学:需单独采集信息,如回民学校、月坛中学等。
- 对口直升派位入学:15所小学按80%比例直升对口初中。
- 学区派位入学:最后环节,需填满10个志愿,按学区一览表顺序录取。
- 九年一贯制直升:育才学校等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学。
- 东城区
- 第一批次派位(优先发展初中登记入学):填报人数超计划时派位。
- 第二批次派位(全区派位):每位学生可填8个志愿,全区初中可选。
- 第三批次派位:含定向名额派位、对口派位、学区服务片派位。
- 学区派位入学:必须参加且至少填1个志愿,按学区服务片内中学数填报。
- 丰台区
- 公办走读:按学区划片入学。
- 民办学校:自愿选择,报名人数超标时派位。
- 单校划片/多校划片:根据房产或户籍对应初中入学。
- 石景山区
- 全区派位:所有初中参与,学生自愿填报。
- 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派位录取。
- 对口直升:部分小学可直升对口初中。
- 多校对口:按学区划片派位入学。
二、2026年幼升小家长提前规划要点
2026年幼升小政策虽未正式发布,但根据现有信息,家长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入学条件
- 京籍儿童:
- 年满6周岁(2020年8月31日前出生)。
- 以户籍或房产为依据入学,部分区执行“六年一学位”政策(同一地址六年内仅限一户子女入学)。
-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在非户籍区入学,需满足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
- 非京籍儿童:
- 需通过“四证”审核:在京务工就业材料(社保缴纳记录,部分区要求连续一年以上)、实际住所居住材料(租房备案)、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有效期内且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一致)。
- 各区对社保、租房备案等时长要求不同,需提前1年准备(经开区需提前3年)。
- 京籍儿童:
- 入学方式
- 单校划片:房产或户籍对应一所小学。
- 多校划片:房产或户籍对应多所小学,派位入学。
- 民办学校:入学政策灵活,可面向全市招生,无学区限制,适合不满足公办学校入学条件或担心派位结果的家庭。
- 关键时间节点
- 2026年4月:北京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 2026年5月: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完成信息采集,非京籍家庭需提交“四证”审核。
- 2026年6月:各区发布具体入学政策,家长需关注学区内调剂历史数据,避免被派位至非目标校。
- 2026年7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 民办学校选择建议
- 优势:课程设置多元(如双语教学、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小班教学(班级规模30人以内)、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 推荐学校:
- 朝阳凯文学校:开设马术启蒙、机器人编程等必修课程。
- 汇佳学校:集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中外籍学生同校就读。
- 新北赋学校(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开设经典大语文、武术等特色课程。
- 适用情况:京籍家庭担心派位到一般校或调剂出区;非京籍家庭“四证”材料准备不齐或担心派位学校离家太远。
三、家长行动建议
- 提前准备材料:非京籍家庭需提前1年准备社保、居住证、租房备案等材料;京籍无房家庭在非户籍区入学需提前3年准备。
- 关注政策变化:2026年部分区可能收紧房产年限、调整顺位规则,非京籍材料审核也可能更严,需及时关注官方通知。
- 考虑民办学校:若担心公办学校竞争或材料问题,民办学校可作为备选,其入学政策更灵活,且享有校额到校、直升集团校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