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开学临近,丰台区疾控中心联合教育部门发布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指南。作为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场所,学校需通过早筛早治阻断传播链。此次筛查覆盖托幼机构至高校全学段,采用“症状问诊+结核菌素试验(TST/IGRA)+胸部X光”三级检测体系,重点人群如寄宿制学生需全员检测。家长可通过“北京结核病防治”公众号完成线上初筛,阳性者需到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丰台区已建立“筛查-转诊-治疗”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校园结核病防控无死角。
2025年新生开学前关注!丰台疾控发布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科普
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详细操作方法、流程、学校要求可查看开学前后关注!2025年北京各城区各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通知汇总
肺结核有哪些危害?
首先,结核病对个体健康危害严重。肺结核患者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肺部的结核病变不会自愈,而且会反复恶化和播散,病程迁延,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其次,呼吸道传播方式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呼吸道传播方式大大增加了结核病的传染风险。不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年大约可感染10-15个人。
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被感染。也有研究证明,结核病还可通过尘埃传播,即痰中的结核菌随着尘埃飞扬在空中,被人们吸入后发生感染和发病。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肺结核筛查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肺结核患者,与其密切接触师生的感染风险较大,校园内传播风险较高。为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营造健康校园环境,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体检均应进行结核病检查。
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工作如何组织开展
对于高中阶段及以下新生,北京市依托电子化信息平台开展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工作。学校需每年进行“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用户注册或认领,通过审核的学校可登录筛查系统网址,查看本校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筛查情况,并督促需要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或胸部X线检查的新生及时去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家长/学生入学前在微信搜索“北京结核病防治”公众号,在“新生筛查”栏目完成线上肺结核可疑症状及密切接触史筛查,并根据系统提示和学校要求进一步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及胸部X线等。
筛查结果不同,处理不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阴性者表示未受到结核菌感染,无需处理。
体检、筛查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中度阳性及以上者、X线胸片检查异常者、疑似肺结核患者,需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
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前,学校需组织隔离管理。
结核潜伏感染者在自愿原则下遵医嘱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发病风险。(具体用药方案咨询结核病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