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正式发布2025-2026学年度校历,明确全市中小学教学安排。义务教育阶段于2025年9月1日统一开学,第一学期至2026年1月23日结束,寒假自1月24日起持续5周零2天;第二学期3月2日开学,7月7日结束,暑假自7月8日起共7周零6天。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首学期1月30日结课,寒假4周零2天;次学期7月14日结课,暑假6周零6天。新学期还迎来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新教材启用及部分新建校投用等教育新举措,本文为您分享详情。
2025-2026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时间安排
一、上课时间与学期划分
-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
- 第一学期: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学,至2026年1月23日(星期五)结束,共20周零5天。
- 第二学期:2026年3月2日(星期一)开学,至2026年7月7日(星期二)结束,共18周零2天。
- 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
- 第一学期: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学,至2026年1月30日(星期五)结束,共21周零5天。
- 第二学期:2026年3月2日(星期一)开学,至2026年7月14日(星期二)结束,共19周零2天。
二、寒暑假时间安排
- 义务教育阶段
- 寒假:2026年1月24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共5周零2天。
- 暑假:2026年7月8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共7周零6天。
- 非义务教育阶段
- 寒假:2026年1月31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共4周零2天。
- 暑假:2026年7月15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共6周零6天。
三、开学安排与特殊说明
- 开学时间统一性
- 全市中小学(含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开学,第二学期统一于2026年3月2日开学。
- 校历调整机制
-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如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或重要活动安排,市教委将根据规定研究调整校历,并报市委市政府、教育部批准后及时发布。
- 校外教育机构参考
- 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可参考中小学校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校历;成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可根据教育部规定自行制定校历。
四、学期特点与教育动态
- 学期长度差异
- 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第一学期比义务教育阶段多1周,第二学期多1周,总教学时间更长,以适应高考备考需求。
- 暑假时长差异
- 义务教育阶段暑假比非义务教育阶段多1周,可能与学生年龄较小、需更多休息时间相关。
- 教育政策动态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将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应用与技术、实现方法、伦理与社会”四大模块。
- 部分年级将更换新教材,强调“学会应用”和“跨学科实践”,增加真实情境案例和综合实践活动。
- 交通与校园服务
- 开学首周(如2025年9月4日)交通压力显著增大,建议家长和学生提前规划出行时间,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 全市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295条,服务学校118所,配备新能源公交车辆586部,进一步便利学生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