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教育以“新域新质”理念引领发展,集团化办学再创新高。截至2025年9月,全区教育集团数量已增至24个,覆盖超90%中小学,通过“十强学校”示范引领与“一主一副”高中格局构建,形成近60所学校、80余址的优质教育集群。依托集团化平台,丰台区深化贯通培养,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推动科技高中建设,并携手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建创新人才基地。同时,通过学区制改革、级部制整合等举措,破解资源不均难题,为打造首都教育强区注入强劲动能。
丰台教育“新域新质”引领发展:2025年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与未来展望
2025年正值丰台区推行基础教育“强基工程”的第三年,全区教育事业以特色实践成果焕发新活力。丰台教育通过“同题共答”机制(区委区政府、大中小学及街道协同)、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已形成教育“新域新质”的鲜明质态,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区域动能。
一、“五育并举”激活育人新生态
丰台区将“新域新质”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推动思政教育创新与全面发展。
- 红色教育品牌化: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以“红色征程”体验场、长辛店与卢沟桥红色资源为依托,深化“青马工程”,与北大、清华共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基地。
- 系统化行动方案:推出《丰台区深入推进“五育并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合体系。北京十二中打造“庄怡乐学公园”,丰台街道“丰台镇・悦空间”推出历史与科创课程,全区依托科普基地开展“院士进校园”“美丽丰台科普行”等活动。
- 实践创新场景化:方庄第二小学探索“自然体育”新生态,近30所中小学推进“彩色学安路”设计,将通学通道转化为实践课堂。通过“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改革、“丰沁润美”艺术行动、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及心理健康“双顾问”机制,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生态。
二、教育格局扩优提质:学位扩容与资源整合
丰台区围绕人口变化与优质均衡目标,优化教育布局:
- 学位与托育同步扩容:2024年以来新建10所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12520个、普惠托育学位1000个,民办与国际教育协同发展。
- 学区制与集团化改革:设立13个学区促进资源共享,新组建4个教育集团(总数达24个),覆盖超90%中小学。通过级部制改革整合35所小规模学校为17个教学单元,破解资源分散难题。
- “十强学校”示范引领:以北京十二中为核心示范校群、北京钱学森中学为特色发展校群的“一主一副”高中格局,覆盖近60所学校、80余址,惠及半数以上中小学。
三、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校地协同与数字化赋能
丰台区打破教育边界,推动多元协同与技术创新:
- 校地融合深化:东高地街道依托航天资源组建“航天精神宣讲团”,丰台五小开展“校园幸福小菜园”项目。2025年教育大会上,丰台区政府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探索校地共治新模式。
- 家校社协同机制: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将校园走廊转化为游戏区、议事厅,打造种植园等学习空间,践行“空间即课程”理念。
- 数字化教育突破: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培育智能化教育新生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四、未来展望:持续深化改革,打造“丰台模式”
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学区制改革,优化集团化办学,探索集团内学生联合培养机制,使教育集团成为资源共享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平台。通过“乐学公园”、集团化办学、红色育人及数字赋能等路径,丰台教育正以“新域新质”为钥匙,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可能,为教育系统性跃升提供区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