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中小学新学期已然开启,本学期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又有哪些变化悄然来临?这不仅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焦点,也关乎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从课程设置调整、考试评价改革,到校园活动安排、课后服务优化,每一项变化都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本文将深入梳理2025年北京中小学本学期重点关注的各类事项,详细解读其中的新变化,助力学生快速适应新学期节奏,在新的学习阶段收获满满。
2025北京中小学新学期指南:重点事项与新变化全解析
2025年北京中小学本学期重点关注事项及变化涵盖学位供给、入学政策、课程改革、考试调整、体育健康、人工智能教育、校园服务优化、家校协同育人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学位供给与入学政策
- 学位增加:2025年北京市计划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以缓解学位紧张问题,保障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 入学政策:义务教育入学坚持免试就近的原则,小学入学采取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小升初按志愿派位的方式入学。同时,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落实阳光招生要求。
二、课程改革与教材更新
- 人工智能通识课:2025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1400余所中小学将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全市183万余名中小学生全覆盖。该课程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推荐阅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成立首届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 新教材更换:部分年级更换新教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新教材强调“学会应用”和“跨学科实践”,增加真实情境案例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三、考试与评价调整
- 中考改革:2025年北京中考生物、地理、历史、化学将从考试科目变为考查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成绩,中考总分由670分调整为510分。考试科目中,道德与法治变为开卷考,总分80分,其中包括笔试成绩70分+综合素质评价10分。物理科目将实验操作考试融入日常课堂教学,随堂组织考试,所占分值为10分。
- 合格性考试:优化了合格性考试的考试方式,缩短了部分科目考试时长,调整了外语听力组考方式。
四、体育与健康工作
- 体育改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刚性的时间要求、内容要求、活动要求和监管要求,旨在破解学生体质健康有待提升和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 健康监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学生身心健康监测平台,综合分析学生每日运动时长、运动负荷和营养膳食等情况,为学生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五、人工智能教育推进
- 政策支持: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构建了“课程、教学、支撑、师资、应用、推广”六大体系,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 资源整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资源要素,拓展人工智能教育场域,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综合展厅等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教联体”。
六、校园服务优化
- 校园餐改革: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全市中小学生将实现免自带餐具,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模式解决在校就餐问题,彻底为学生的书包减负。
- 成长档案制度: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全方位关注学生健康发展。鼓励教师做学生的“大朋友”,每名学生至少参加1个兴趣小组或社团,倡导家长每天与孩子“倾听一刻钟,活动一小时”。
七、家校协同育人
- 家校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志愿服务、亲子活动等,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体测高分指南
北京多区体测考核有大变动!
四六八年级直接计入中考总分!
识别↑或点击一键免费领取获取【体测满分秘诀】
✅北京中考体测考评表 ✅北京体测知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