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格局迎来重大利好!2026年幼升小、小升初家庭将迎来多重教育红利:12个区新校区正式启用,新增优质学位超万个;多所新学校揭牌成立,涵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学段教育;跨区合作办学模式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郊共享;山区教育资源深度整合,偏远地区孩子也能享受高水平教学。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北京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2026年入学新生铺就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永新分校投入使用
中关村第三小学永新分校投入使用。该校区为海淀北部新增720个优质学位。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配套设施,学校服务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采用“名校带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师资交流、课程共享,确保教育质量与本校同步。
西城区多校新校区启用
-
北京育才学校新址启用。新址位于天桥街道太平街与永定门西街交叉口东北角,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可容纳114个教学班4300名学生,进一步缓解区域学位压力。
-
北京四中道元校区亮相。校区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涵盖独立教学楼、实验楼、双食堂及运动场馆等设施。
-
北京八中四存校区迎新。该校区与八中本部统一管理,师资、教学标准完全一致。
北京八中四存校区招生政策-2026年参考
九年一贯制:八中附小学生可100%直升四存校区初中部;幼升小入学学生、中途转学学生也可100%直升,若放弃直升,幼升小学生可参与八中集团内其他校区80%比例直升(需符合学籍要求)。
全区派位:2025年小升初面向全区派位招生100人,2025年9月首批学生由八中附小五年级、六年级直升学生及全区派位学生组成。
朝阳区迎来新建公办校、新校区
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启用。学校规划办学规模为78个班,可提供3000余个学位,是目前朝阳区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单体学校建设项目。校区包含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运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分三期建设,将显著扩大优质教育辐射圈。
2025年9月,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首批初一新生入学,学校将借助北京市十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高起点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开学后,在教学空间上,学校将设置语言、文学与艺术,数学与计算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道德与人文、社会,体育健康与生活技能共五个学习社区,打破传统教室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体验。
作为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志分校9月正式开学。学校教育教学面积约3.6万平方米,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与生活设施。未来,学校将借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办学优势与教育集团优质资源,结合金盏地区文化特色与学生发展特点,打造适合孩子成长的课程体系,为区域百姓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位于CBD地区的北京中学商务区实验小学迎来首届新一年级学生,学校采用北京中学办学理念与课程体系,纳入北京中学教育集团一体化管理,由集团派出优秀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努力打造一所“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创造性成长”、特色鲜明的学校。
此外,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新校区、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东辰分校辛悦校区建设也已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迎来新生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首次迎来新生。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紧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校配备有芯片光刻机、量子实验系统、北斗物联气象站等多种现代化科技教育设备,以支持开设AI教育背景下的一流的科技课程。
石景山区首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纳新
石景山区教委与首师大附中启动合作办学,将苹果园中学、苹果园中学分校及苹果园教育集团内一所公办小学纳入首师大附中教育集团。双方将通过管理互鉴、课程共享、教师共研等举措,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培养创新。
顺义区盘活及新建11所校园
本学期顺义区盘活及新建11所校园,新增2100个中小学学位。其中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李遂校区提供180个学位,府学胡同小学顺义分校西校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顺义分校各设24个班,分别提供960个学位;学前教育领域也有多所幼儿园新园区亮相。
北京十一怀柔实验学校加入北京十一学校教育联盟
怀柔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十一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十一怀柔实验学校”正式揭牌,同时怀柔一中加入北京十一学校教育联盟。此次合作依托海淀区教育强区优势与十一学校先进理念,将推动怀柔一中在管理、课程、师资等方面与十一学校一体化贯通,助力怀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密云区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项目(一期)
由北京市第四中学承办的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项目(一期)正式开工。这所十二年制公立学校即将落户密云区怀柔科学城东区。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1.99公顷,其中一期占地7.81公顷,建筑规模75494平方米。一期计划开设66个教学班,提供2790个优质学位,覆盖全学段。小学部24个班960个学位,初中部12个班480个学位,高中部30个班1350个学位,精准服务科学城东区科研人才及居民。
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学校正式成立
京师实验学校正式成立。学校由黑山小学与京师实验中学合并组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大兴区新建校成立、揭牌
八十中红星未来学校揭牌。学校前身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兴实验学校,今年7月完成更名。学校秉持“传红色基因,创教育未来”理念,融合瀛海“红星精神”与八十中“勤奋、求实、创造、奉献”校训,开设科创工坊、人文行走、国际理解等“红色+未来”特色课程;师资采用“名师派驻+本土培育”双师模式,借助AI构建个性化学习生态,推行项目式学习。
大兴临空区发布了一则土地规划划拨公示,将于年内在礼贤片区开工建设小学、初中,建成后将提供2160个中小学学位。
早在2025年年2月份,大兴临空区礼贤组团学校建设项目就公布了设计方案。据悉,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DX16-0105-6032地块和DX16-0105-6036 地块。
目前,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礼贤组团学校已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总用地面积约90亩,将建设包括教学楼、办公楼管理用房、生活服务设施设备用房以及地下人防等在内的现代化学校。建成后可满足礼贤片区的科研人才就业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子女入学需求。
房山区新增2所优质学校
房山区新增2所优质学校。9月正式开学的北京二中房山分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36个教学班,纳入北京二中教育集团,共享本部资源;房山区大石河实验小学由河北镇、佛子庄乡等六个乡镇的7所学校整合而成,加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让山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2所学校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岳各庄中学并入2所小学,设24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实行九年贯通培养;房山五中并入3所小学,改制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
延庆区四海珍珠泉教育集团成立
四海珍珠泉教育集团成立。该集团由四海中心小学和珍珠泉中心小学组成。珍珠泉幼儿园继续在珍珠泉校区办园。教育集团将打破校际壁垒,实现师资、课程、设施等资源高效共享,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刘斌堡学校合并升级。刘斌堡学校由原刘斌堡中心小学与刘斌堡中学合并而成。此次合并升级打破了城川山区学段壁垒,构建起“小学到初中无缝衔接”的成长通道,让资源服务学生全周期发展,是探索集团化办学与一贯制育人融合的关键举措。
温馨提醒:北京市各区新建校扩建校消息持续更新,详情可查看2025年北京各区新建园、新建校扩建校、更名校等信息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