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北京幼升小、小升初民办校报名迎来多项新调整,核心围绕招生范围、审核要求与录取机制展开。各校严格遵循“属地为主、跨区补充”原则,跨区招生比例控制在总计划15%以内,热门城区多校划片范围进一步扩大。非京籍家庭仍需通过“四证”审核,部分区对社保缴纳时长、居住证有效期的要求更趋明确。同时,九年一贯制民办校直升比例提升,入学评估更侧重综合素质。本文详解最新动态,助力家长精准规划报名路径。
2026年北京幼升小、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新动态
一、政策核心变化
- 招生范围调整
- 属地为主、跨区补充:海淀、西城等热门区域实行多校划片,一个房产地址对应多所学校,通过电脑派位分配学位。例如,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明确要求申请家庭需满足海淀区义务教育政策,并建立全区统一电子学籍。
- 跨区招生限制:各校跨区招生比例控制在总计划的15%以内,朝阳区部分学校可跨区注册学籍,但非京籍家庭需提供连续12个月社保记录。
- 学位锁定政策
- 六年一学位:东城、海淀等8个区实施同一房产地址六年内仅提供一个入学学位(多胞胎及符合生育政策除外)。家长需提前查询学位占用情况,避免因房产交易时间与学位锁定期冲突影响入学。
- 材料审核趋严
- 非京籍“四证”要求:包括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营业执照)、实际住所居住材料(房产证/租房合同+完税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一致,部分区要求连续持有满6个月)。
- 京籍跨区材料:父母一方在目标区工作或居住满一定时间,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租房合同等证明材料。
二、报名流程与时间节点
- 幼升小流程
- 信息采集:5月上旬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填写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等。
- 选择学校:信息采集后,在平台上选择1-3所民办小学志愿学校,上传“四证”电子材料。
- 审核录取:6月上旬学校初审材料,部分学校组织面谈(非考试性质);6月中旬未被录取的学生自动转入公办学校分配通道;7月上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 小升初流程
- 信息采集:5月6日至5月31日完成信息采集(朝阳区时间,其他区参考)。
- 志愿填报:5月下旬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初中入学服务平台”,选择2-3所民办初中,提交户口本、房产证明等材料。
- 电脑派位:6月中旬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学校进行电脑派位;6月12日前完成初中学校一批次派位录取。
- 录取确认:派位后1-2周内登录平台确认结果,7月上旬办理入学手续。
三、热门民办校特色
- 小学阶段
- 北京市师达中学:注重全面发展,学费约4.8万元/年。
- 北京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国际化教育,外语教学突出,学费4.68万元/年。
- 北京市忠德学校:九年一贯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学费6.8万元/年。
- 北京市朝阳区新亚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开设小语种课程,学费8.8万元/年。
- 初中阶段
-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融合IB理念,开设机器人编程、马术等课程,学费8.5万元/年。
-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K-12一贯制双语学校,学术英文与竞赛能力强,学费15.8万元/年(1+1双翼班)。
四、家长应对策略
- 材料准备清单
- 基础证件:户口簿、房产证明、出生证明。
- 补充文件:疫苗接种本、体检报告、1寸证件照。
- 特殊材料:获奖证书原件、特长等级证明(建议准备彩色复印件)。
- 信息获取渠道
- 优先咨询有跨区招生资质的学校,如张家口未来学校(河北学籍)可接受北京生源。
- 2025年9月起预约3所目标校的招生顾问,对比课程设置与升学路径差异。
- 风险规避建议
- 学位锁定:热门校学位锁定周期可能延长至9年,购房前需确认学位占用情况。
- 备选方案:非京籍家庭建议同步准备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学校,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无学可上。
温馨提醒:北京市各区民办校报名要求可关注2026年北京民办校幼升小小升初报名要求、招生动态大汇总(含报名入口、摸底、校园开放日、学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