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2026学年第一学期转学工作即将启动,核心申请时段集中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的寒假前窗口期。申请对象涵盖户籍或实际居住地变更的京籍学生、符合“四证”要求的非京籍学生,普通高中转学则仅限特殊原因且需符合成绩等特定条件。流程需按“提交申请—材料审核—教委核办—学籍流转”推进,起始年级第一学期及毕业年级不予转入。本文详解关键信息,助力家长顺利办理。
北京市中小学2026学年第一学期转学政策解析
提醒!北京市中小学转学动态及要求请收藏关注北京市各区中小学义务教育2025-2026学年度寒假前转学信息汇总
一、转学时间:分寒暑假两次集中申请
北京市中小学转学每年分为暑假前、寒假前两次集中申请窗口:
- 暑假前申请:通常集中在5-7月,例如2025年西城区暑假前转学申请时间为6月14日-16日,审核结果于6月23日-24日公布。
- 寒假前申请:通常集中在12月-1月,例如2024年西城区寒假前转学申请时间为12月17日-19日。
2026学年第一学期转学时间预测:
若政策延续,寒假前申请窗口可能为2025年12月中下旬,暑假前申请窗口可能为2026年6月中下旬。建议家长提前关注目标区教委官网或“北京幼升小网”等平台,获取最新通知。
二、转学申请对象:非起始年级为主,年级与户籍限制明确
- 年级限制:
- 小学:通常仅限二、三、四年级(部分区如西城区明确2025-2026学年仅接收三、四年级转学)。
- 初中:七、八年级可申请,但毕业年级(九年级)一般不予转入。
- 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不予转入。
- 户籍与居住要求:
- 本市户籍:
- 跨区转学需满足户籍或实际居住地变更至目标区(如西城区要求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房产)。
- 区内转学通常不予办理(如西城区明确各年级均不办理区内转学)。
- 非本市户籍:
- 需提供“四证”(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部分区对社保缴纳时长有要求(如连续一年以上)。
- 外省市转入需符合目标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如石景山区要求非京籍家庭提供动态连续审核材料)。
- 本市户籍:
三、转学流程:分步操作,材料与审核是关键
- 原就读学校申请:
- 学生向原学校提交转学申请,获取《转学联系表》或学籍证明。
- 非京籍学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情况说明并加盖公章。
- 拟转入学校联系:
- 持《转学联系表》与拟转入学校联系,学校同意后双方签章。
- 目标区学位紧张时,可能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学校(如西城区根据空余学位在全区范围内分配)。
- 区教委审核:
- 转出和转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申请,确认后办理学籍信息变更,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 审核材料包括户口簿、房产证、出生医学证明、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等。
- 结果查询与报到:
- 家长登录目标区教委指定系统(如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查询审核结果。
- 审核通过后,按学校要求办理转学手续并报到;审核不通过则继续在原学校就读。
四、特殊情形与注意事项
- 学位锁定政策:
- 部分区(如海淀、东城)实施“六年一学位”,购房前需确认学位占用情况,避免因锁定期冲突影响入学。
- 材料真实性:
- 家长需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伪造材料将取消转学资格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 放弃转学的后果:
- 已通过审核并安排学校的学生,如放弃本次转学,部分区(如西城区)将不再接收其新的转学申请。
- 私立学校选择:
- 公办学校学位紧张时,可考虑学位充裕的私立学校,但需提前了解学费、课程等差异。

























